■“蠔門”溯源
蠔,學名牡蠣,別名蠣黃海蠣子,屬海產貝殼。我國江浙以北至渤海一帶的沿海地區,人們一般都稱之為海蠣子;在福建沿海及台灣地區的人們稱之為“蚵仔”,而在兩廣及海南等南海水域的人們都稱之蟲豪,雖然叫法不同,其實說的都是同一種東西。
生蠔是指“完全符合衛生標準可以生吃的蠔”,肉色青白,質地柔軟細嫩,爽滑無渣。烹飪時全靠廚師的經驗,因為生蠔太生或是太熟都不好吃,用生蠔汁醬沸滾約十幾秒鐘時即可上桌,吃時更美味鮮甜。歐洲人稱之為“海洋的瑪娜”“海洋的牛奶”,古羅馬人把它譽為“海上美味---聖魚”,日本人則稱其為“根之源”“海洋之超米”……人們對它的熱愛可見一斑。

■“蠔門”盛宴
蠔的做法多種多樣,有白灼薑蔥酥炸鐵板燒炭燒芝士?等。但一般還是以白灼為主,不僅是因為白灼簡單易操作,最重要的是這種做法能最大程度的保持鮮蠔的原汁原味。
其實,怎麼做倒是其次,生蠔的品質如何才是關鍵。大南路富海中心內的富康魚莊之所以在吃蠔愛好者中有了一定名氣,皆是因為這裡的生蠔夠靚。魚莊選用橫琴島乾淨海區的外島蠔,再經過多級淨化處理,獲得全國貝類水產品a級綠色食品認可,品位自非一般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