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台灣蕃薯
台灣島內幾乎各縣市皆產蕃薯,其中又以彰化南投雲林嘉義等縣市產量較大,尤其是南投竹山的蕃薯質量最優,相傳清嘉慶君游經竹山時,嘗到當地的紅蕃薯,還留下了“蕃薯好吃免大條”的名句。在竹山鎮農會的輔導下,黑糖蕃薯已成為台灣南投十大伴手禮之一。
台灣島的形狀類似蕃薯,台灣人常以堅韌不拔的蕃薯精神引以為傲。蕃薯伴隨著台灣人踏遍島上每個角落,尤其是在日據時代,更是攀上了高峰。蕃薯起源於熱帶,早期由中美洲北美洲帶回西班牙,由西班牙人傳至馬尼拉,有葡萄牙人傳於馬來群島。中國乃由福建商人陳振龍於明萬曆22年利用經商往返之便把當時視為珍品,且嚴禁出口的蕃薯,偷偷地運達了福建,從此蕃薯便在中國“落地生根”。
3.形態特徵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長2米以上,平臥地面斜上。具地下塊根,塊根紡錘形,外皮土黃色或紫紅色。葉互生,寬卵形,3-5掌裂。聚傘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鑽形,萼片長圓形,不等長,花冠鍾狀,漏斗形,白色至紫紅色。蒴果卵形或扁圓形,種子1-4。塊根為澱粉原料,可食用釀酒或作飼料。全國廣為栽培。
紅薯形態大小差別很大。顏色也不同。基本上有紅薯白薯和紫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