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在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是兩種不同的植物。一般地瓜是指紅薯,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多種維生素,其中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尤多。特別是紅薯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而大米麵粉恰恰缺乏賴氨酸。故紅薯與米面混吃正好可發揮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營養價值。就總體營養而言,紅薯可謂是糧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
營養價值
1和血補中紅薯營養十分豐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質脂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能有交往地為人體所吸收,防治營養不良症,且能補中益氣,對中焦脾胃虧虛小兒疳積等病症有益;
2寬腸通便紅薯經過蒸煮後,部分澱粉發生變化,與生食相經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纖維,能有效刺激腸道的蠕動,促進排便。人們在切紅薯時看見的紅薯皮下滲出有一種白色液體,含有紫茉莉甙,可用於治療習慣性便秘;

地瓜
3增強免疫功能紅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能夠防止肝臟和腎臟結締組織萎縮,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膠原病發生。紅薯中所含有礦物質對於維持和調節人體功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含的鈣和鎂,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症;
4防癌抗癌紅薯中含有一種抗癌物質,能夠防治結腸癌和乳腺癌。此外,紅薯還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誘發癌症的原因之一,故紅薯抑制癌細胞增殖的作用十分明顯;
5抗衰老防止動脈硬化紅薯的抗衰老和預防動脈硬化作用,主要是其所具有的水除活性氧作用產生的,紅薯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紅薯中的綠原酸,可抑制黑色素的產生,防止雀班和老人斑的出現。紅著還能抑制肌膚老化,保持肌膚彈性,減緩機體的衰老進程。
適用人群
1一次不宜食用過多,以免發生燒心吐酸水肚脹排氣等不適;
2胃潰瘍胃酸過多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注意事項
1紅薯忌與柿子西紅柿白酒螃蟹香蕉同食。
2紅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時間內同時食用,如果食量多的情況下,應該至少相隔五個小時以上。如果同時食用,紅薯中的糖分在胃內發酵,會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質果膠反應發生沉澱凝聚,產生硬塊,量多嚴重時可使腸胃出血或造成胃潰瘍。
簡介
蕃薯甘藷,甘儲甘薯朱薯金薯蕃薯番茹,甘藷蕃薯紅山藥朱薯唐薯,玉枕薯,山芋,地瓜,山藥,甜薯紅薯,紅苕,白薯,阿鵝。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圓形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塊根,塊根的形狀皮色和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
莖平臥或上升,偶有纏繞,多分枝,圓柱形或具稜,綠或紫色,被疏柔毛或無毛,莖節易生不定根。
葉片形狀顏色常因品種不同而異,也有時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葉形,通常為寬卵形,長4-13厘米,寬3-13厘米,全緣或3-5裂,裂片寬卵形三角狀卵形或線狀披針形,葉片基部心形或近於平截,頂端漸尖,兩面被疏柔毛或近於無毛,葉色有濃綠黃綠紫綠等,頂葉的顏色為品種的特徵之一;葉柄長短不一,長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無毛。
聚傘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聚集成傘形,花序梗長2-10.5厘米,稍粗壯,無毛或有時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針形,長2-4毫米,頂端芒尖或驟尖,早落;花梗長2-10毫米;萼片長圓形或橢圓形,不等長,外萼片長7-10毫米,內萼片長8-11毫米,頂端驟然成芒尖狀,無毛或疏生緣毛;花冠粉紅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鍾狀或漏斗狀,長3-4厘米,外面無毛;雄蕊及花柱內藏,花絲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時無毛。
開花習性隨品種和生長條件而不同,有的品種容易開花,有的品種在氣候乾旱時會開花,在氣溫高日照短的地區常見開花,溫度較低的地區很少開花。
蒴果卵形或扁圓形,有假隔膜分為4室。種子1-4粒,通常2粒,無毛。由於蕃薯屬於異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結實,所以有時只見開花不見結果。
蕃薯原產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現已廣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但在一些較北的地區如黑龍江省也已栽種成功。我國大多數地區都普遍栽培。
蕃薯是一種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與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關係密切。塊根除作主糧外,也是食品加工澱粉和酒精製造工業的重要原料,根莖葉又是優良的飼料。
我國古代之甘薯乃系參薯 Dioscorea alata Linn. 而非本種。
[1]蕃薯又稱紅薯甘薯紅苔白薯地瓜。其之所以[2]稱蕃薯,大抵是因為它是“舶來品”之故。相傳蕃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後來傳入菲律賓,被當地統治者視為珍品,嚴禁外傳,違者要處以死刑。16世紀時,有兩個在菲律賓經商的中國人,設法將一些蕃薯籐編進竹籃和纜繩內,瞞天過海,運回了福建老家,遂種植遏及中華大地。多少年來,由於這個舶來品易種易得,售價低廉,人們逐漸淡忘了它在異邦的珍貴和引種的風險,只作為粗糧和飼料看待。其實,蕃薯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在日本被譽為長壽食品,同時又具有很好的藥用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