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丸的擠制與煮制過程】
1.左手掌心用冷水蘸濕,抓取適量魚肉末在左手掌心。
2.左手除大拇指外的其餘四指向手掌心處彎曲,與大拇指的第一節指肚下的痕跡處輕輕接觸,同時把左手豎立,彎曲的四指向大拇指向手掌心處用力擠一下,魚肉末就會從虎口處擠出,形成一個表皮粗糙的魚肉圓。
3.捏好的魚肉圓重新放入手掌心裡,再把左手除大拇指外的其餘四指向手掌心處彎曲,與大拇指的第一節指肚下的痕跡處輕輕接觸,同時把左手豎立,再把彎曲的四指向大拇指向手掌心處用力擠一下,魚肉丸就會從虎口處擠出,形成一個表皮光滑的魚肉圓。
4.取一個湯匙在冷水裡蘸一下,用湯匙貼著左手的虎口處把魚肉丸摘下。
5.製作好的魚肉丸。
6.擠魚肉丸之前,先準備一鍋冷水,放入一片生薑和一根小蔥,加熱至70度左右關火。
7.擠好的魚丸放在鍋中。
8.開中小火煮制,不要讓水翻滾達到100度,煮到水快滾時,加入1勺冷水,如此反覆3至4次,煮制期間可以用勺子輕輕推動魚丸,使魚丸受熱均勻。
9.煮到魚丸漂浮在水面時,關火,用漏勺把魚丸控水撈出。
第十魚丸的保存煮好的魚丸如果不是立即食用,應將魚丸撈出立即浸泡在冰水裡,等其自然冷卻後控干水分,以保證魚丸的彈性,從而不影響口感。之後,根據每次的食用量分裝在保鮮盒或保鮮袋中,下次食用時無需解凍,可直接做湯做菜或涮鍋用。
綜上所述,自製一份魚丸需要無比的耐心和細心,魚丸的彈性是由多種因素形成的,需進行全方位綜合考慮,製作魚丸時要做到調製魚茸六不傷六不缺,才能保證攪打好的魚茸色白滋潤細嫩光滑無雜質,汆煮時注意掌握好水溫和火候,如果忽視了其中的某一因素,都會影響魚丸的質量彈性和口感。
利用我文中所用的輔料重量,製作好的魚丸彈性還是略有欠缺,口感偏軟,大家製作過程可以適當做調整,有的朋友可能覺得手工攪拌魚茸太麻煩,而選擇機器攪打,我試過用機器攪打,即便用相同重量的材料,做好的魚丸和手工製作的還是有差異,因為機器在電力作用下,攪拌刀會產生熱量,隨著攪拌摩擦次數的增加,給魚茸產生的熱量也會增加,而保證魚丸彈性的一個條件是低溫操作,所以,機器攪拌魚茸製作好的魚丸,絕對達不到手工魚丸的口感。如果利用機器攪打魚茸,慧心建議攪打完成後,取出魚茸放在另一個容器中,一定要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把魚茸再攪拌幾次,然後再擠魚丸,有必要的話在攪拌前適量加入些食用油或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