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幾張圖片,是不是有點像鱔絲或泥鰍呢?其實這是用香菇素菜葷做的營養菜啦。其“鱔絲”形可亂真,而且味道也非常好,吃一口感覺滿口酥香。
談到中國素菜的起源,大家可能和我一樣,以為來自於寺院。其實不然,佛教自漢代始傳入中國,其時素菜早已有之。且據佛學經典《戒律廣本》,佛主並不要求一定食素。昔釋迦牟尼與他的弟子都是每天早晨沿門托缽,接受其信徒的供奉,寺院內並不開伙,施主給什麼吃什麼,遇葷吃葷,遇素吃素。漢時佛教初傳入中國,來自西域的沙門極守戒律,寺院內不蓄錢財,都是靠托缽維持生活的。西晉之後,佛教日盛,寺院日多。許多寺院建於名山大川之中,遠離人煙,乞食制度難行,才開始自辦伙食,自耕自食。寺院自辦伙食,取“香積佛及香飯之義”,稱“香積廚”。寺院有香積廚後,剛開始也並非只吃素不茹葷。《十誦律》中說,凡是沒有看見,沒有聽見,沒有懷疑是殺生的肉,就是淨肉。淨肉就可以吃。
寺院開始吃素,其實是梁武帝蕭衍倡導的。梁武帝晚年篤信佛教,甚至三次放棄皇帝寶座,捨身於建康同泰寺為奴,都被朝廷以重金贖回。當時梁武帝以大護法大教主自居,曾下詔令《斷酒肉文》“凡出家人所以異於外道者,正以信因信果,信經所明。若出家人猶嗜飲酒,喜食魚肉,是剛為行,同於外道,而復不及。”梁武帝當年下詔後,又令僧眾展開葷素之辯,最終以皇權強制寺院禁斷了酒肉。寺院斷酒肉後,素饌有了很大發展。

【爆素鱔絲】
食材 道菜譜www.daocaipu.com干香菇香蔥大蒜仔生粉;
步驟
1干香菇溫水泡至半干,清洗幾遍,再用溫水泡發,泡香菇的水留用;
2泡發的香菇去蒂,用剪刀從外圍剪成七八毫米寬的細條,用少量鹽生抽提前醃製入味;
3香蔥大蒜仔分別切末備用;少量泡香菇的水加點生粉攪拌均勻,以備勾芡用;
4醃製入味的香菇絲表面再沾上薄薄的一層生粉,入油鍋炸至微黃,香菇絲有點硬挺,撈出,瀝干油;
5鍋內留少量炸香菇的油,入蒜末小火煸香,淋一點生抽老抽,倒入生粉水,湯汁燒開變濃厚後,關火,倒入炸好的香菇絲,香蔥末,用筷子輕輕地讓每一條香菇絲沾上芡汁,即可起鍋裝盤。


ps
1這道菜用干香菇最好,香味濃郁;
2香菇容易吸味,所以醃製時要少放鹽;
3有些菜譜在勾芡時還加了點香醋,這又是另一種口味了。
油炸後的香菇絲,一面是黑色一面呈淡金色,非常像鱔魚絲。這一小圈圈,又有點像泥鰍。春節長假裡,吃慣了大魚大肉,來一個素菜葷做,給節日餐桌來點新花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