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私房菜譜網

你的位置 : 首頁 > 菜譜 > 健康養生 > 人群養生 > 大眾健康 > 煲湯時需要注意事項

煲湯時需要注意事項

刊登日期:12-23-  點擊:
【導讀】:國人都認為湯是最有營養的東西,平常喜歡煲湯來補身體,殊不知飲湯也要講究科學,那如何煲湯,才能輕鬆煲出營養湯呢?...

  6搭配要適宜

  許多食物已有固定的搭配模式,使營養素起到互補作用,即餐桌上的黃金搭配。如海帶燉肉湯,酸性食品肉與鹼性食品海帶起到組合效應,這在日本的長壽地區是很風行的長壽食品。為使湯的口味純正,一般不用多種動物食品同煨。

  注意調味用料投放順序,特別注意熬湯時不宜先放鹽。因鹽會使原料中水分排出,蛋白質凝固,鮮味不足。通常60℃~80℃溫度易引起部分維生素破壞,而煲湯使食物溫度長時間維持在85℃~100℃。故在湯中加蔬菜應隨放隨吃,以減少維生素C破壞。湯中適量放入味精香油胡椒薑蔥蒜等調味品,使其別具特色,但注意用量不宜太多,以免影響湯的原味。

  7喝湯時間有講究

  “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這有一定的道理。吃飯前,先喝湯,等於給胃腸加潤滑劑,中途不時喝點湯水,有助食物稀釋和攪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同時,吃飯前先喝湯,讓胃部分充盈,可減少主食的攝入,避免過多攝入能量。而飯後喝湯,容易引起營養過剩。

煲湯時需要注意事項

  8應該加多少水

  這可是煲湯的關鍵。研究發現,原料與水分別按1︰11︰1.51︰2等不同的比例煲湯,湯的色澤香氣味道大有不同,結果以1︰1.5時最佳。對湯的營養成分進行測定,此時湯中氨態氮的含量也最高,甚至高於用水較少時。這是因為水的加入量過少,原料不能被完全浸沒,影響了湯中營養成分的濃度。隨著加水量的增加,湯中氨態氮被稀釋後濃度會有所下降。但是,湯中鈣鐵的含量以原料與水11的比例時為最高。

  9煲湯時間越長越沒營養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煲湯時間越長,湯就越有營養”。對此,同濟大學醫學院營養與保健食品研究所進行了實驗研究。他們選擇了蹄膀煲草雞煲老鴨煲,通過檢測發現蹄膀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1小時後明顯增高,之後逐漸降低;草雞肉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在加熱0.5小時後逐漸升高,蛋白質加熱1.5小時,脂肪加熱0.75小時可達到最大值;鴨肉的蛋白質在加熱1小時後含量基本不變,脂肪含量在加熱45分鐘時升至最高值。長時間煲湯並沒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使這三種湯中的營養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雞煲和老鴨煲,煲湯時間越長,蛋白質含量越低。

  結語煲湯時需要注意的事項,讓我輕鬆煲出簡單美味營養湯。

打印

推薦文章

熱門推薦

熱門點擊

美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