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亞健康?亞健康本身有種自感不適,檢查無病的狀態,在中醫的理論中,亞健康是一種多臟器多系統功能失調的狀態,中醫學的認識論方法論也注重研究人體的功能狀態,強調“整體觀念”,認為人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整體;人與自然界是相互聯繫的整體。所以,機體的生理狀態與臟腑的氣化功能密切相關,與社會環境也密切相關,這種認識疾病的思維方法,對於病機複雜的亞健康來說,在診斷和治療方面就具有理論上的優勢,這就是中醫治療亞健康有獨到之處的原因。
亞健康中醫藥調理最適宜
《素問·上古天真論》雲“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明確提出了預防為主的防病治病思想,主張如果做到“恬淡虛無”“精神內守”就不會生病。所以要調治亞健康,首先就要克服精神緊張壓力過大。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雲“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所謂“未病”“未亂”就是疾病的徵兆,是質變為疾病的量變過程,也就是現在的亞健康狀態,說明中醫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調理亞健康比治療疾病更重要。
中醫學認為,人體的健康是人與自然社會相互協調,以及自身陰陽動態平衡的結果,即“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果陰陽失衡即可產生亞健康狀態乃至疾病。因此,凡是能夠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的措施,都可以作為治療亞健康的手段,比如方藥針灸按摩刮痧藥浴等等,都是中醫干預亞健康的重要方法。
1藥食同源
中醫學有“藥食同源”的悠久傳統,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蔬菜瓜果均具有四氣五味,既可食用,又可治病。比如認為粥能“暢胃氣,生津液”。飲酒能“和血行氣,壯神御寒”等等。《素問·藏氣法時論篇》“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強調食物對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選擇合適的食療方案,能達到強身健體調理亞健康的目的。
2針灸按摩
針灸按摩的理論基礎都是經絡學說,中醫認為,經絡能運行氣血聯絡臟腑溝通內外貫通上下,具有傳導感應調節虛實的功能。針灸按摩能通過刺激經絡腧穴,促使機體氣血流通,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靈樞·經脈》說“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指出經絡不通可以導致疾病發生,那麼疏通經絡可防病治病。
3以情勝情
《素問·陰陽應像大論》提出“悲勝怒”“喜勝憂”“思勝悲”“怒勝思”“恐勝喜”等學說,認為不同情志之間會有相互制約的作用,這就是“五志相勝”理論。醫者可以用言行事物激起病者的某種情感變化,達到治病的目的。這種治療手段可以針對造成亞健康的不同情志因素,採用與之相應的情志進行刺激,達到“以情勝情”的效果。並可按照“五志相勝”理論指導患者轉移情感和注意力,學會情緒的自我控制,減輕或化解不良情緒對人體的刺激。
總之,亞健康是中西醫學面臨的重要課題,中醫藥在調治亞健康方面,具有其他醫學體系所不可替代的優勢,相信中醫藥也會為人們的健康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