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病人都知道癌細胞生長繁殖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因此擔心吃得太好會促進癌細胞生長,其實,相比腫瘤而言,人體正常組織器官更需要營養物質。科學研究已經證實,良好的營養可增強癌症患者的抗癌能力,增強免疫細胞的活力,減少感染等併發症,延長生存期。只要飲食結構基本合理,多吃有益,限制飲食不利。營養治療是病人體力和抗癌能力的後盾。所以,癌症患者的飲食應當是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和高礦物質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蛋白飲食,如如蛋類乳類瘦肉和豆類食品。前文所說的西醫對晚期癌症患者的綠色療法——最佳支持治療的主要方面就是營養治療。
第三階梯有選擇地執行中醫理論指導的飲食宜忌,進一步避害扶正,健壯每個細胞。
1) 民間中醫所說的“發物”忌口問題傳說有些食物能誘導舊病復發,所以稱其為“發物”。常見有以下食物1羊肉,性溫熱,味厚而膩,不易消化。2豬頭肉,中醫認為性酸鹹寒。3糯米,性甘溫粘滯,難以運化。4海蝦等海產品,中醫認為海蝦性味鹹溫,為發物之品。這些說法是否正確,現代醫學仍沒有深入研究,不過看來它們並非清淡食品,不吃也可。
2) 根據病種忌口胃癌患者忌食狗肉熏制食品辛辣刺激性食品等;食道癌患者忌食過熱食物酒;肝癌患者應忌食硬油炸刺激性食品和酒;乳腺癌患者忌食刺激性食物,忌動物脂肪及酒;腸癌患者忌酒精精細加工肉食動物脂肪;肺癌患者忌煙酒刺激性食物;腎癌患者少吃羊肉狗肉鹹食煙酒及辛辣食品;前列腺癌忌食含雄激素的食物,如海馬鹿茸韭菜及韭花。這些說法多數已經被科學證實,所以應該執行。
3) 根據病情寒熱忌口如患者以寒症為主,應忌梨西瓜鵝鴨等涼性食品;如患者以內熱為主,應少吃羊肉狗肉鹿肉黃鱔辣椒等熱性食品;如患者脾胃陽虛,應忌食粘冷滑膩之品,如銀耳冬葵子年糕等;如脾胃陰虛的患者,應少吃煎炒乾果生蔥辣椒胡椒等。黃疸忌油膩肉食;水腫忌食鹹味等。這些是中醫的正規說法,應該執行,抽空咨詢中醫大夫即可。
4) 與服藥有關的忌口例如病人正在服健牌和胃溫中益氣的中藥,而飲食卻攝取性涼滑腸之食品就不合適。中醫的相反相畏理論也應予以重視,如用中藥荊芥後忌魚蟹;白朮忌桃李大蒜;蜂蜜忌土獲苓威靈仙;服食人參以後,忌服萊菔子等。服藥忌口在服健脾和胃溫中補氣藥時,應忌食生冷滑腸之品;服解表藥荊芥時,應忌魚蟹;服補藥人參時,應忌蘿蔔萊菔子。這部分是在服用中藥尤其是湯藥時才涉及到的問題,用藥前咨詢中醫大夫即可。
由此可見,這些中醫忌口的說法很複雜,難以掌握,我覺得除了大量的蔬菜水果及性味平淡的高蛋白食物要多吃外,其他性味刺激過熱過涼等食物盡量少吃即可。中醫飲食宜忌的依據是藥食同源理論。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說“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出“藥食同源”的思想。如何理解它呢疾病是因為身體的平衡被內外因素打亂了,不平衡了,出現偏性了,藥物就是具有相反偏性的物質,它就可以將人體的偏性中和,使其恢復平衡。化學合成的西藥偏性最強,源於天然的中藥偏性也不小,它們能夠強有力地扭轉人體失衡狀態,但不能常吃。相比藥物,食物的性味最平和,偏性最小,對人體平衡的影響很小,所以能夠長期食用。但食物中偏性大小也各不相同,蔬菜水果穀物等性味最平和;肉類性味偏厚膩,長久吃肉會使厚膩的物質堆積在身體細胞裡,運化不開,導致細胞新陳代謝功能下降,衰老抵抗力下降,容易得各種疾病。還有以上所說的忌口食物也是食物中偏性較大的,體質均衡的人常吃,問題不大,體質失衡的癌症患者常吃,就容易加重失衡,導致疾病復發。
中醫飲食宜忌還有另一方面內容,即有益健康的食物,這方面我倒覺得很值得關注。比如1)阿膠補血人參補氣西洋參滋陰壯體;2)我尤其想想向大家推薦價廉物美的中藥粥飯。總之,以上所說的前兩階梯所涉及的食物佔我們常吃食物中的大部分,患者如果能將它們嚴格執行,等於實現了抗癌飲食的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如果能夠進一步掌握中醫所說的抗癌飲食宜忌,尤其是強壯食品,那可以算是錦上添花。如果對傳統中醫中的說法拿不準,也可以不去管它,畢竟它們涉及的食物並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