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來,我國19~35歲青年人的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胃癌已呈現明顯年輕化趨勢。其實胃癌是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和膳食結構來預防的。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我國現有胃癌人數估計為76萬。每年新發胃癌患者42萬,死亡人數達30萬。雖然胃癌的發病年齡以40~60歲多見,但40歲以下的病人仍占15%~20%。30歲以下年輕人的比例由上世紀70年代的1.7%升至當前的3.3%,醫院收治的最年輕的胃癌患者僅有16歲。
致胃癌的“三宗罪”
一宗罪——長期吸煙飲烈性酒
煙霧中含有苯並芘多環芳香烴二苯並卡唑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導致食管癌和胃癌的原因之一。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黏膜,損傷胃黏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的同時吸煙,其危害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增加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二宗罪——長期食用煙熏鹽醃和霉變食物
熏魚和烤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油炸烘烤燒焦的食物和反覆使用的高溫食用油中也都含有此類致癌物質,應盡量少食用。食物霉變是由黴菌引起的,黴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同時某些食物在產毒真菌的作用下,還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被人食用後又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
醃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致癌性很強。因此,一時吃不完的食物,建議冰箱冷藏。
三宗罪——肥胖長期精神壓抑等
預知胃癌的信號知多少
過去沒有胃痛的人,近期內反覆出現胃痛;或者以前雖然有胃痛,但近來疼痛強度性質發作規律改變,原來治療有效的藥物變得無效。出現上述情況要警惕胃癌的可能。此外,如較長時間的食慾不振上腹部飽脹不適或隱痛也應引起重視。不明原因出現消瘦黑便等,更應及時就診。
胃癌的高危人群為40~60歲,特別是有吸煙嗜好不潔飲食史,以及慢性胃病者。這些高危人群,每6~12個月應到醫院做一次胃鏡檢查。在早期胃癌排查中,胃鏡結合病理檢查的正確判斷率最高,早期胃癌發現率最高,而無痛電子胃鏡則是胃癌最直觀最先進的檢查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