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糖尿病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癌症患病率高於非糖尿病患者。
所患的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這與糖尿病患者中肥胖症發病率高有關,也與高血糖有關。
肝癌風險高3倍多國研究發現,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肝癌發病率升高了3倍之多。國內專家也發現,肝癌合併糖尿病者約占15%,且手術後肝癌更易復發。顯然,糖尿病是肝癌發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已成定論。
一種解釋是,糖尿病患者因存在自身胰島素抵抗,進而導致脂質代謝障礙,使其體內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障礙,致使脂肪酸在肝內存積,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為癌症偷襲創造了條件。另一種觀點認為,由於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含量較高,致使脂肪酸的線粒體氧化過程受到抑制,肝臟經過慢性炎症的反覆刺激而發生癌變。觀察資料還顯示,如果糖尿病人合併有肝炎,癌變的幾率還將“更上一層樓”。
胰腺癌危險增加8倍美國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罹患胰腺癌的風險高出8倍,並認為糖尿病本身可能就是這種致命癌症的一個致癌因子與早期徵兆。
究其癥結,在於部分糖尿病患者由於胰腺功能長期紊亂,對腺泡細胞造成一種慢性刺激,最終導致胰腺癌變。另外,由於胰腺癌直接破壞胰島的β細胞,造成胰島素分泌減少,加上患者體內容易產生胰島素抗體,導致血糖上升,故有極少數胰腺癌以糖尿病的面孔“亮相”,常被誤為糖尿病而致真兇漏網,失去早期治療的時機。
4胃腸道息肉
許多胃腸道癌是由息肉惡變而成的,尤其是結腸腺瘤性息肉,癌變率更高。
有調查顯示,結腸息肉患者結腸癌發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發者可高出10倍。胃腸道息肉癌變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大小病理類型數目等,一經確診應積極應對,妥善處理。
胃癌的高危人群包括了癌前狀態及癌前病變,比如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等,另外有家族遺傳,具有這些高危因素的人在內外因的作用下更容易發生癌變,因此高危人群要定期檢查。
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不典型,早期可以類似於消化不良的表現,比如噯氣食慾減退等,另外胃癌往往合併有胃炎十二指腸炎等,進行相應治療以後症狀有改善,患者就不會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等到晚期有了明顯的胃癌表現,比如腹部包塊淋巴溜轉移腹水等,這個時候發現的往往都是晚期。
要診斷有沒有胃癌,通常要做胃鏡檢查,因為胃鏡下可以直接看見胃黏膜有沒有癌症的發生,可以同時取病理進行診斷,因為腫瘤診斷最重要的標準是要取得病理。除此以外還可以做一些比如說CT核磁共振等檢查,可以瞭解胃的形態胃的黏膜以及胃旁的淋巴結有沒有相關的改變。所以實際上胃癌的檢查是一個逐步深入的檢查,有的檢查沒有痛苦,有的檢查有一些輕微的痛苦,但是在胃癌診斷過程中可能這些檢查都是必須的。
另一點,由於胃是人體攝入食物的第一個器官,所以你會經常有一些不適,而胃癌早期不適和胃正常的不適沒有什麼區別,可能用一些簡單的藥物處理就會消失,但是掩蓋了病情,所以當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發生胃部有不適的時候,不應該盲目的擅自用藥,應該到醫生那兒去接受檢查,根據醫生的指導做進一步檢查或者給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