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拔罐為越來越多人接受,選擇拔罐來治療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拔罐的治療手法各種各樣,也各有特色,拔火罐是傳統的中醫外治方法,可以行氣活血疏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除風濕。因為操作簡單方便易行,成了民間常用的防病治病方法。而三陰交穴是常用的拔罐養生保健穴,常給三陰交穴拔罐,大補精血。
三陰交穴拔罐可補精血
三陰交穴位於內踝上三寸,是肝脾腎三條陰經的交會穴。肝藏血脾統血腎藏精,“精血同源”。
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賴後天的滋養,後天賴先天的促動。
所以要經常拔三陰交穴,可調補肝脾腎三經的氣血,三經氣血調和,則先天之精旺盛,後天氣血充足,因而拔罐可以達到調補精血,健康長壽的目的。
1留罐法
又稱坐罐,即拔罐後將罐子吸拔留置於施術部位,然後將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又分為單罐法和多罐法。單罐法適用於病變範圍較小部位或壓痛點,可按病變範圍大小或壓痛範圍大小,選擇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崗上肌炎,可在肩腢穴處拔罐。多罐法適用於病變範圍較廣泛的疾病,可按病變部位的解剖形態等情況,酌量吸拔數罐,如某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的體表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個罐,如腰肌勞損,可在腰部的穴位和疼痛明顯的部位縱橫並列吸拔幾個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