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私房菜譜網

你的位置 : 首頁 > 菜譜 > 健康養生 > 中醫養生 > 中藥禁忌 > 煎中藥的常識 中藥煎幾次為宜

煎中藥的常識 中藥煎幾次為宜

刊登日期:12-24-  點擊:
【導讀】:中醫中藥在治病保健方面有其獨特的療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面對大包小包的中草藥,不知如何煎服為好。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一些...

    中醫中藥在治病保健方面有其獨特的療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許多人面對大包小包的中草藥,不知如何煎服為好。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一些煎服中藥的知識,來告訴您如何煎中藥。

   中藥煎幾次為宜

   湯劑的煎煮次數,以多次煎比一次長時間煎熬為佳。煎藥是藥物中成分溶出的過程,完全符合浸出原理。藥物中所含的生物鹼鹽類甙類有機酸及有機酸鹽類糖類鞣質蛋白質色素酶類等多種成分幾乎都能溶於水中,樹脂與脂肪油雖不溶於水,但與其他成分一起,也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藥材內外濃度差,有效成分從組織內向外滲出,當藥材內外濃度相等,即處於平衡狀態時,溶出停止。此時必須濾取藥液,在藥渣中再添加水,使其重新建立濃度差,只有這樣才有利於藥材的成分繼續溶出。實驗證明,湯劑煎煮兩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兩次或三次。以白頭翁湯為例,只煎一次,則90%以上的黃連黃柏被浪費掉,而且使療效降低。

煎中藥的常識 中藥煎幾次為宜 煎中藥的常識 中藥煎幾次為宜 

   如何計算煎藥的時間

   從水開後算起,分為三種情況

   用於治療急性熱病四季外感風寒風熱類疾病的清熱發散性藥物。頭煎從沸後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鐘,第二煎沸後再煎10~15分鐘左右。

   用於治療一般常見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臟腑功能失調高血壓病心血管類疾病的調理性藥物。頭煎從沸後中火煎煮20~30分鐘,第二煎沸後再煎15~20分鐘左右。

   用於治療虛損性疾病的補益藥,如氣虛血虛腎虛等各類虛損病症的藥物。頭煎從沸後小火煎煮30~40分鐘左右,第二煎藥沸後再煎20~30分鐘。

打印

推薦文章

熱門推薦

  • 中藥隔夜不能喝

    中藥隔夜不能喝

    有些人煎煮中藥,喜歡把藥液分成幾次喝,當天喝不完,就留到次日服,從醫療衛生角度來看,這種做法是不好的。中藥...[全文]

  • 孕婦吃中藥究竟是補還是毒

    孕婦吃中藥究竟是補還是毒

    食療養生是現代普遍討論的熱門話題,因此,准媽媽在懷孕的期間,也會聽取身邊朋友的建議,嘗試借助中藥食補的方...[全文]

  • 寶寶未斷奶准媽媽慎用藥

    寶寶未斷奶准媽媽慎用藥

    年輕的媽媽一旦患病,只想到藥物是否會影響乳汁分泌,但很少考慮藥物進入乳汁後,對嬰兒健康會產生什麼影響,這...[全文]

熱門點擊

美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