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口之說由來已久,歷代中醫都很重視忌口,具體地說,忌口分為“因病忌口”“因藥忌口”“因時忌口”和“因體型忌口”。
一.因病忌口
二千多年前,我國最早一部醫書——《黃帝內經》就提出有關飲食的禁忌問題,如肝病禁率心病忌鹹脾病忌酸肺病忌苦腎病忌甘苦,繼而又有其它古醫籍分別記載著消渴忌糖水腫病忌鹽,這與現代醫學“腎炎”病人,浮腫病人忌鹽,“肝炎”肝功不全病人,忌酒忌食脂肪食物;心血管病人忌高脂肪;尿毒症患者忌高蛋白;胃腸疾病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等,是科學的,已被從前實踐認識了的事實。
二.因藥忌口
中藥與食物雖同出一源,但它所含成分不同,其性味與藥理作用也就各異,若配合不當,則會降低療效或失去療效,甚至會增加中藥的毒性反應。
中醫中藥講究“辯證論治”“虛則補之,實則瀉這”“熱則清之”“寒則溫之”。
凡熱證實證陰虛心火旺之症,如口苦咽干,煩熱不安,大便秘結,血壓升高,神衰不寧,心動過速,甲狀腺亢進者,一般分別應用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之法,藥取銀花連翹山推生地丹皮麥冬知母玄參沙參丹麥杞子菊花龜板鱉甲,此時應忌食生薑大蒜韭菜大蔥羊肉狗肉胡椒多糖高脂香燥辛熱之食品。凡氣血虧損寒濕凝滯陰損及陽險陽兩虧者,如脾胃虛寒手足冰涼大便溏薄血壓偏低心動過緩之證,法擬溫中和胃滋補氣血藥用人參當歸黃芪黃精熟地胡森蓯蓉乾薑等。食忌西瓜冬瓜蘿蔔綠豆生梨甘蔗蜂蜜鱉魚等生冷寒涼滋膩粘滑之食品。
凡熱纏身畏寒發熱頭痛心煩便秘尿黃口舌潰爛,癤瘡腫瘤者,治擬清熱解毒,扶正托毒。藥用銀花菊花,一枝黃花黃芩黃連黃柏黃芪黃梔子。忌食毛筍毛茹豆芽絲瓜韭菜茄子蝦蟹螺蚌之象形發生。
三.因時忌口
依據中醫“天人合一”,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的理論,用藥忌口,不僅要辯證,同時還要因時,如春季多濕,忌寒濕之品;夏季多署,忌辛熱煎炒之食;秋季多燥,忌食損津香燥之品;冬季多寒,忌食生冷寒涼之物。
四.因體型有別之忌口
壯熱之體忌肥肉多糖鹹食之品,陰虛火旺之體忌辛熱香燥之食,陽霾之人忌寒濕之物,濕重之人忌膩油之食等等。總之,忌口必須根據辯證和臨床實踐,勿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