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不著土產,但雲生田野,宋時以湯陰復道者為佳,四明者圖形,完整葉片展平後呈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表面灰綠色或深黃綠色,有稀疏的柔毛及腺點;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苦。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之功效;有治療心腹冷痛,洩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的作用。
艾葉的臨床功效與作用
1.治療慢性肝炎取艾葉製成注射液,每毫升相當於生藥0.5克,每日肌注4毫升,總療程1~2個月。治療期間同時給予保肝藥物。
2.治療肺結核喘息症用10%艾葉液每次30毫升,日服3次,食前半小時服用。臨床觀察37例,均同時內服異煙肼,3例並發肺原性心臟病的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時,加用毒毛旋花子甙治療,一般服艾葉液1~1.5月。
3.治療慢性氣管炎取干艾1斤或鮮艾2斤,洗淨切碎,放入4000毫升水中浸泡4~6小時,煎煮過濾,約得濾液3000毫升,加適量調味劑及防腐劑。日服3次,每次30~60毫升。或製成注射劑,每日2次,每次肌注2~4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