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疾病終身用藥
在一些街頭的電線桿上或者夾報傳單中常常可以看到“包治哮喘”的廣告。如果情況屬實,這位”專家”很可能有資格爭取諾貝爾醫學獎了。因為目前國際醫學界公認哮喘是”三大必須終身用藥疾病之一”,另外兩種為高血壓糖尿病。而正是由於認識上的不足或者其他種種原因,不少哮喘患者並沒有得到正規合理的治療。
據估計,我國哮喘患者中94%沒有得到合理治療,從而使我國成為目前全球哮喘死亡率最高的國家。而哮喘的患病率也一直在升高,並已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世界第二大致死疾病。哮喘防治組織提出的數據顯示,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哮喘的患病率在不斷升高。在台灣,20年時間裡哮喘患病率幾乎升高了5倍;在日本,到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哮喘病人的數量超過了每天每10萬人中有100人。而就在30年前,這一數據只有每天每10萬人中只有3人。這種趨勢可能還會持續許多年,當然中國也不例外。
雙管齊下對付哮喘
是不是只要得了哮喘,一輩子就脫不掉了其實不然,專家說,哮喘患者完全可以得到控制甚至不再發病,不過並非哪一種治療模式能保證絕對不發病,而是聽醫生話按照最合理的哮喘治療模式,得到控制的機會就大很多。
全球的醫學專家和國內專家都認同這樣一種治療方式:患者隨身配備兩種噴霧類藥物,一瓶是表面激素,一種是貝他激素激動劑。前者是一種治本的藥,每天定時噴;後者治標,發作時候才噴。雙管齊下,就有很好的效果。
當然,專家同時也指出這並不是治療哮喘的惟一方法,而是最基本方法。如果效果不好,用藥種類就從這一兩種增加到四五種,用藥方式就要變成口服甚至注射。而等到情況改善,患者用藥可以慢慢從注射改回口服,再改回噴霧。如果半年不發作,經醫生檢查患者氣道反應正常,意味著哮喘就得到一定控制,可以逐漸減藥甚至停藥。而是否能得到控制,除了到正規的醫院求醫以外,還有賴於個人體質如免疫力等因素。但是不管怎麼樣,全面控制哮喘都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重點提醒
不發病也要堅持用藥
雖然哮喘患者可以在得到控制後逐漸減藥甚至停藥,但並不意味著只要沒有症狀就可以停藥,是否能停,怎麼停,還是醫生說了算。畢竟哮喘嚴格意義上還是一種需要終身用藥的疾病,完全停藥還是非常少數的例子。專家說,所謂無症狀時候堅持用藥主要指治本的激素類藥物,因為有規律堅持用藥可以把急性發作機率降低到最小,從而避開發作時的生命危險。而在實際就醫過程中,很多病人還是不願意用藥,專家介紹,除了藥物費用以外,患者除了擔心用藥麻煩,更重要是擔心激素藥物是否會帶來副作用。事實上,目前吸入類哮喘藥物,劑量遠小於口服藥,副作用也相當微弱,這也正是世界衛生組織在哮喘治療指南中推薦吸入劑而不主張口服藥的原因。
另一個問題是號稱能治療哮喘的街頭小診所。專家介紹,這些診所吹得神乎其神的藥物,很多沒效果,一些看上去有效的藥物,很可能是自行更改包裝的口服激素藥,這些藥物首先在成分方面含糊不清,自然其中隱藏的副作用就防不勝防。
脫敏療法也非萬能
由於哮喘患者中很大部分有過敏因素,所以,是否止住過敏解決過敏就能解決哮喘對此,呼吸科專家表示,過敏性哮喘只佔所有哮喘患者一半左右比例,所以,脫敏並非治療哮喘的首選方法。儘管如此,臨床中醫生還是會針對一些特定患者進行這類治療。
已經確定過敏體質的患者,以及常規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醫生一般會建議他進行抗原試驗。所謂抗原試驗,即是一種從眾多可能引起過敏的物質中尋找到底是何種物質引起過敏。記者瞭解到,這種試驗也並非百分百能找到過敏原。而一旦找到,則一般採用脫敏療法,即你對什麼敏感就不停給這種物質的刺激,使最後身體能適應。專家說,關於脫敏治療對過敏性哮喘的作用,並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如果是單純過敏原因引起哮喘,脫敏療法的確能治療哮喘,但很多哮喘屬於混合型,脫敏療法只能解決已確定的過敏部分,只能改善一定症狀,使之適當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