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哈醫大三院腹外科主任薛英威分析,這個孩子的胃癌是比較典型的“生活方式癌”。現在的孩子大多願意吃小食品,其實膨化食品中營養成分的含量並不高,大部分含鉛量超標,超量食用可致癌。還有熏炸食品,經高溫處理,肉類可產生亞硝胺,超量食用也可誘發癌變。
據統計,從前胃癌的常規發病年齡為40--60歲,但近幾年從臨床上看,其常規發病年齡已提前到30-40歲,並且發病即是中晚期,惡性度高。據專家分析,這與人們的不良生活習慣關係密切,如吸煙空腹飲酒喜辣燙三餐不定時經常熬夜等,都容易刺激胃黏膜,時間長了使正常的胃黏膜脫落,形成炎症或潰瘍,即癌前病變。
過多性夥伴,宮頸癌易發
一位身材高挑的漂亮姑娘悄然走進婦科診室。經醫生診斷髮現,她的官腔積液,兩側組織受浸粘連,屬宮頸癌晚期,已不能手術。姑娘忍不住梳下眼淚。她今年才22歲,幾年前到海南謀生,一開始在飯店當迎賓員,後來經熟人介紹,找了一份伴舞的高薪工作,漸漸地也幹起了地下“三陪”。幾年下來,賺了些錢,但身體卻越來越不舒服。最近,她回到家鄉後,發現下身經常有血,腹痛有時疼得直不起腰。
據省腫瘤醫院婦科放療病房謝凱醫生介紹,宮頸癌在婦科癌症中的死亡率是最高的。宮頸癌的發病年齡一般為40歲一50歲,但現在29歲一34歲患者在急劇增加。
精神常“鬱悶”,癌症找上來
珊珊是陪著媽媽一起來看病的,媽媽得了乳腺癌。珊珊媽媽今年才40歲,經過醫生的勸慰,她的情緒好了很多。珊珊稱,自己從小就知道媽媽脾氣不太好,急躁,特別愛生氣,有時候因為一點兒小事就和爸爸生悶氣。考完試,珊珊總要看看媽媽的臉色,如果媽媽陰著臉,那肯定是又生氣了,自己就得格外小心,省得挨罵。珊珊的媽媽說“我就是個急性子,愛著急。工作上壓力又大,但我不願和別人說,總尋思和別人說也沒用,就自己憋著。”
另據婦科專家婁閣稱,初次性生活過早性生活紊亂和不潔多次流產等生活方式成為現代宮頸癌的主要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