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全世界範圍內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是中國的第二大常見腫瘤,全球每年約有90萬胃癌新患者,同時有70萬人死於胃癌。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1.5~2.5倍。胃癌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顯著升高,發病的高峰年齡在50歲~80歲。早檢查早治療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最關鍵手段。
本文受訪專家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主任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 徐瑞華教授
做胃鏡篩查是早期發現胃癌的好方法
胃癌在亞洲國家及地區的發病率特別高,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都是高發地區。但是我國的胃癌防治與韓國日本一比較,差距很明顯。徐瑞華說,日本的胃癌患者中一期病人佔到50%,一期胃癌大多數是胃鏡篩查時發現的,做胃鏡發現病灶的同時就可切除病變部位,由於下手早,幾乎可以100%治癒。但我國的胃癌患者中一期患者只有5%左右,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在我們醫院胃癌首診病人中有35%左右已是晚期,不少人一來看病就已是四期,發生了多部位轉移,什麼辦法都沒有”。徐瑞華表示。
徐瑞華提醒,早期胃癌的症狀沒有特異性,多數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飽脹感胃部燒灼疼痛等,容易與胃腸炎相混淆,如果等到症狀嚴重時再檢查可能已是中晚期。他同時指出,“慢性胃病病人,身體出現持續行嘔血和便血或者不明原因的消瘦需要高度重視,可通過大便隱血和胃鏡進行胃癌篩查”。
六大人群定期需要定期做胃鏡
目前,我國醫保還不包括胃鏡篩查項目,廣泛開展胃鏡篩查並不現實,徐瑞華建議以下六類高危人群每1-2年做一次胃鏡檢查,同時他也建議胃腸道疾病患者4-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
六類高危人群
145歲以上人群;
2老胃病患者,或感染過幽門螺桿菌者;
3經常食用醃製食物和煙熏燒烤食物者;
4有胃息肉或做過胃部手術者;
5有胃癌家族史;
6經常應酬煙酒過多暴飲暴食者。
每5名胃癌患者中有1名HER2狀態呈陽性
近些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變化,我國胃癌的發病率攀升趨勢明顯,這在一些發達城市尤為顯著。我國每年新發胃癌約40萬例,有研究顯示,約22%的患者為HER2陽性。這代表每五名胃癌患者中,就有一名患者是HER2陽性。徐瑞華解釋道“HER2是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的縮寫,如果癌症患者為HER2陽性,則表示患者癌細胞內有過多HER2蛋白出現在癌細胞表面,癌細胞增長較快,侵襲性增強,這類患者病情也相對更容易惡化。”
晚期胃癌患者必須監測HER2
HER2是能夠預測今後胃癌病情發展情況的一個重要預後因子,胃癌患者必須進行病理檢測,明確HER2狀態並及時採取針對性的治療。由於我國胃癌患者對HER2檢測的認知度普遍偏低,HER2檢測率尚不足10%。
通過HER2檢測,患者的胃癌分子分型會更準,這樣就有利於為患者制訂個體化的治療策略。HER2檢測方法主要包括免疫組織化學及原位雜交。徐瑞華指出,“對於確診的晚期胃癌患者首推IHC檢測,如果IHC檢查結果是+++,該患者就被確診為HER2陽性;如果IHC結果為+,該患者就被確診為HER2陰性;如果IHC結果為++,則需進行ISH檢測,進一步確診。目前,絕大多數的大型醫院均可進行IHC檢測,做IHC的費用收費120塊錢,ISH的費用要一千多塊,HER2檢測對於瞭解胃癌預後情況非常有幫助”。
胃癌診療進入分子靶向時代
徐瑞華指出,“靶向藥物跟傳統的化療藥比,有選擇性,毒性偏低”,有研究證明,以赫賽汀為基礎的抗HER2靶向治療可延長HER2陽性晚期胃癌患者總生存期,最多可使患者的死亡風險降低35%,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這種分子靶向藥物已在歐盟美國獲批用於治療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
據悉,今年8月,赫賽汀在我國獲得審批用於治療晚期HER2陽性胃癌。“以赫賽汀為基礎的抗HER2靶向治療將成為一種重要的個體化新療法,為我國晚期HER2陽性胃癌患者帶來新的希望”。徐瑞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