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私房菜譜網

你的位置 : 首頁 > 菜譜 > 健康養生 > 兩性健康 > 兩性生活 > 性衝動的性質是什麼?

性衝動的性質是什麼?

刊登日期:12-23-  點擊:
【導讀】:一套冠冕的理論是把性衝動解釋為一種ldquo;生殖的本能rdquo;。不過,嚴格講來,這樣一種本能是不存在的,並且,就性別...

     一套冠冕的理論是把性衝動解釋為一種“生殖的本能”。不過,嚴格講來,這樣一種本能是不存在的,並且,就性別已經分化的生物而論,也是不需要的。實際上所需要而已足夠的,只是一個動作的衝動,教兩性彼此可以接近和接觸,而使受精作用不落空罷了。只要這一點有著落,子女的生育保抱,就有父母慈愛的衝動做保障。總之,生殖的本能是毋庸假設的。

     我們現在可以從性發育的純粹生理方面轉到心理或精神方面了。在精神或心理方面,我們到現在還沒有什麼大家公認的一番理論。在西洋,很老的一個通俗的看法是把性衝動很簡單地看作一種排便似的需要的表示,和大小解一樣,並且一樣有週期的性質。那當然是一個不正確而且容易引起誤解的看法。一則男子的精液並不是垃圾一般的東西,非得清除不可,再則在女子方面,她們沒有什麼東西可排,並且根本沒有像要排便似的慾望。

     近時講本能論最有力的是心理學家麥圖格教授,他那本《社會心理學引論》也最風行一時;不過說也奇怪,在這樣一本比較有規模的書裡,除了提到“生殖的本能”而外,對於性衝動竟完全沒有過問;一直要到這書的第八版裡,我們才找到附加的一章,叫做《性的本能)。在這一章裡,著者對“性本能”下了如下的一個定義”性是複雜的先天就組織成的身心兩方面都有關係的一種傾向,包括三個部分,一是識的,二是感的,三是動的;從神經的功能與結構方面看,一就屬於傳入神經或感覺神經二屬於神經中樞,三屬於傳出神經或運動神經。”麥氏又指出,在知覺的一面,我們有一種內在的傾向去感知與不斷地辨別種種事物,同時這種感知與辨別也正是種族的安全所必需,不由我們不做適當的反應,換言之,我們自有一種能力來辨別異性,而一經辨別,一套適當的反應就如影隨形似的連接而來,終於達到性交合的最後目的。

     麥氏的定義,連他自己也說,實際上是適用於一切本能的,初不限於性的本能;同時他對一般的本能又有一個定義說“本能是一些內在的特殊的心理上的傾向,凡屬同一物種的個體所共有而必有的。”總之,這一類籠統的說法,對於兩性所由接近以至於所由結合的過程,並不能有所發明,並不能增進我們對於這過程的瞭解。

     心理學界很早就有一個廢止本能的概念的趨勢,對於這趨勢我是贊成了好久的;固然,到如今捨不得它的人還是不少,例如麥圖格畢埃隆和許多別的心理學者。也許本能這個名詞就根本要不得。一則這名詞的來歷就不很高明,這是鮑恩以前就說過的,再則它井沒有一個大家可以公認的意義。當初斯賓塞曾經把它解釋為“綜合的反射作用”;就普通的用途論,這解釋也未嘗不可以過去,但在學術上,則總成一個問題;例如,本能的行動有沒有意識作用,在主張用本能這名詞的人,就把這問題輕輕擱過,認為無關宏旨。

     一般生物學派的心理學者,包括那些沒有受過洛布的機械學派影響的人在內,大抵贊成回復到當初孔狄亞克的主張,就是,放棄本能的名詞不用。他們說我們的任務是在把種種自動的心理作用分析清楚,這已經是夠困難了,如今要我們在分析的時候,再用上一個意義既很不明白而歷史又極為複雜的名詞,不是難上加難麼­要他們做難上加難的事,他們並沒有這義務。就我個人而論,我一向喜歡用“衝動”的名詞。這名詞的問題比較少,並且,弗洛伊德說過“衝動性原是‘本能’的中心要素。”所以我們在下文的討論裡,不預備把性看做一種“本能”,更不預備把它和“生殖的本能”混為一談;愛說“生殖本能”的人也許用意在教性的現象見得更雅馴些,但這種做法總是淺見一流;同時,把一種衝動的目的講了出來,並不等於把它的性質分析清楚,何況這目的又是間接的,是可以達到而未必達到的呢­我們的對象只是性衝動與性衝動的分析,不問其他。

打印

推薦文章

熱門推薦

熱門點擊

美食圖片